假期中的空虚,击垮了我-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学习问题咨询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问题咨询  >   假期中的空虚,击垮了我

假期中的空虚,击垮了我

发布时间:2013-05-09

  2020年的初始,一段异常特殊又艰难的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手足无措,出游、学习、工作的计划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在这漫长的“假期”中,有人放宽心,选择好好放松、好好休息;有人趁机学习、充实自己;也有人异常空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整日无可事事,百无聊赖……

  陶同学:

  经过一年的艰苦复习,我终于在年底完成了备考研究生的“长征”。这漫长的艰苦备考旅途终于结束了!

  我本打算好好过个年,然后年初七开始好好准备复试。

  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疫情的爆发,现在复试的时间似乎要推迟。可能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是个好事,毕竟准备时间更充裕了。

  但对我却是个坏消息。本来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好不容易有些动力推着我去准备复试,而一下子发现时间还充裕,又提不起劲来,觉得好像整个人都空空的。

  其实这样的感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笔试结束之后,我就这样了。当初发誓考试结束后一定要打的游戏、看的动漫,现在却丝毫提不起兴趣,也不想出门旅游,感觉特别累。之前还有时间,我以为我只是累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但现在都过去这么久了,需要着手准备复试了,但我还是提不起劲儿。

  考研之前,因为每天都要复习、做试卷,饭后坐在书桌前已经成习惯了。可现在即使坐下来也根本看不进去书,专注不了。然后,安慰自己,还有一段时间,不着急;但真的放下书,内心的焦虑、自责又出来了,觉得自己不像话,应该好好准备复试的。

  曾经我只专注考研笔试,一直用功,但现在一下子没了目标、没了紧张感,日子过得很空虚,我现在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我该怎么应对这种“空虚感”呢?

  广州心理咨询分析:

  长期备考,身心机能习惯了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考试结束后,长期积蓄的压力突然释放,这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让人体感到不适应。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懒散是不好的,是一种明明知道应该做什么却选择放松的状态。

  其实,陶同学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体验,其中既有行为消退的原因,也有我们内心深处对于“闲散”的复杂感受。

  一、学习行为的塑造与消退都需要时间

  考前我们的集中复习都带着很强目的性的,即使觉得很累,为了备考也咬牙坚持,长时间下来已塑造出一种学习行为。现在学习目标消失,考试的紧张感消失,看书的动力开始消退,可因为行为塑造的消退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一段时间不看书又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感觉。

  考生可以打破过去固定的学习行为,找些新异刺激,让自己不那么紧张、那么累,同时也不因过于闲散而感到空虚、无趣。

  比如,过去在书桌前看书,现在可以转移到沙发上去看书;过去看的是英语阅读练习,现在可以看看英文小说;或者,在看书的同时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

  二、“闲散”的需求与罪恶感

  我们常常在任务做到一半,或者已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时,就会与闲散不期而遇。闲散不需要任何目标的指引,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因为没有目标牵制,所以让人感到平静、愉悦、不受强迫的、飘逸的感觉。

  但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导致我们允许自己享受不同程度的闲散。

  现代许多人认为“闲散”是不好的,认为闲散阻碍了某种能够实现自我的宏伟理想。毕竟,一直以来,忙碌、独立自主、有用、效率被认为是我们人类应该抱持的核心态度,所以,当我们陷入“闲散”时,有些人会感到空虚与罪恶,认为自己太堕落、不够积极和自律,认为只有自我管控、遵从规则的行为才是理性、好的。

  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

  恰恰相反,闲散可能会让我们瞥见另一种生活方式:对那些正过着闲散生活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完全合情合理。毕竟,闲散确实能使我们处于解放自我的状态,压力消失而且心情舒畅。

  而且,人们在闲散时做事不会拘泥于效率,闲散无须律己,无须自我调控,无须为了克服或改进自己的某些不足而进行心理斗争。能够享受闲散的生活,也是非常美妙的哦!

  三、“闲散”与“休闲”不同

  “闲散”显然与“休闲”有着不少相似特征,但只要看看休闲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现代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便能看到其局限了。

  对于大多数喜爱休闲的人来说,它是一种工具,让我们暂时摆脱塑造生活的种种要求,歇歇脚,喘口气。但是休闲也暗含于这些要求之中,休闲使人恢复力量,从而继续埋头苦干。它可以让人从劳累中得到恢复、自由地思考下一项工作,抑或让人通过费心劳力地追求宝贵的新体验(例如文化旅游等)来提升自己。

  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休闲都是有益的。

  相反,闲散则威胁并破坏这一模式对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如遵守纪律、目标明确等。闲散无关效率,这点与懒散有明确的相通之处。将闲散同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已逾千年,其间诞生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比如懒惰和倦怠。

  由此可知,闲散无法像休闲一样适应于这种工作模式,因为对于那些使我们成为有用之人的要求而言,闲散并非暂歇的工具。

  所以,我们更能接受“休闲”,而不能允许自己享受“闲散”。

  如果你不允许自己“闲散”,但能够接受“休闲”,可试着把自己的行为定义为“休闲”,按照“休闲”的方式去渡过这个假期,比如,陶同学可以先不逼迫自己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恢复从前的学习效率,而是兴趣爱好入手,让自己慢慢恢复学习状态,这样,内心的罪恶感、自责感便减少了。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能够允许自己享受闲散的人,那就OK,就这样活着也挺好的。

  四、选择闲散or选择自制

  我们可以选择放松,甚至闲散,也可以选择自制。

  在现代世界,若想卓有成效地活着,需要某些特殊技能。我们须通过各种方式践行其规范,还须培养让自己有用的技能。其中“自制”至关重要:我们勤奋工作,时刻做好准备接受更多挑战。

  所以,不工作(闲散)并不容易实现,因为我们习得的自制会驱使我们去从事更多工作。

  这里说的“自制”,不仅仅限于工作领域。也就是说,“自制”不仅仅指把工作或兴趣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任由生活的其他方面杂乱无章。在理想状态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有条有理、有明确的目标,就像约翰·罗尔斯描绘的“理性的生活蓝图”那样,不论做什么都要抱诚守真。

  我们可以选择放松,甚至闲散,而一旦我们这么做时,内心都会踌躇无比,因为这些行为与我们这般社会成员应有的进取心是相悖的。

  所以,当你选择闲散时,若感到恐慌、空虚、自责,可能对于你而言,哪怕仅仅是暂别常规的生活方式,也让你忐忑不安。既然这样,可能在假期,在放松的同时,做一些跟自己中心任务有关的事物,会让你忐忑、焦虑的心稍微安定一下。【部分节选自《闲散的哲学》】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