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咨询热线:
020-34385911
020-34371477
微信预约:
13316087099
发布时间:2023-08-07
电影《超脱》里男主角亨利白天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着晦涩的文学,机智地应对着叛逆的青少年,性情温和。
但到了夜晚,在褪去教师,成年人的成熟外表后,他却是一个游荡在深夜街头的忧郁者。
镜头下他大量的内心独白,充斥着他对自己的失望、愤怒,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空虚,白天看似积极融入社会里的他其实内心一直在出离于现实世界。
童年的阴影让他封闭了自己,不愿让任何人走入自己的内心,在影片中看似是主角的他,却始终给观众一种置身身外的局外人的感觉。他的种种表现,像极了安静型BPD。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对于这类的患者大家一贯的认知会是易失控的人,他们情绪易爆发、行为失控、在亲密关系中矛盾、冲突、纠结,他们的伴侣、朋友、家人往往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痛苦万分。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个体身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一种便是安静型BPD。
安静型BPD也被称为高功能BPD,它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 BPD 相似,但表现却截然不同,也许会颠覆你对BPD的印象。
两者蕞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内化的愤怒,自己是所有的坏情绪的承受者,而后者是外在的愤怒,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于外部。
而安静型BPD,常常表面上是一幅风平浪静的模样,但内心却正在经历波涛汹涌的痛苦。
你可能极度害怕被抛弃,内心的情绪总在翻腾;
你可能常常冒出自杀的想法,感觉人生空虚、无意义;
你会感觉与自己脱节,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
你可能总在进行强烈的自我批评,自我责备
.......
然而,这些全都隐藏在你平静的表象之下。比起向外表达、诉说你的情绪情感,你更想要将这些痛苦隐藏起来,内耗自己,即便到了崩溃的地步也不愿被披露在他人面前。
也正因为此,安静型BPD更加不为人注意,即便是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也有可能会误解他们。
一般而言,安静的边缘型人格有以下12条典型表现
1.竭力掩饰自己遭受的痛苦
无论内在正在经历怎样的腥风血雨,有多少激烈狂暴的负面情绪将要把自己撕裂,你都不会说给任何人听,表现给任何人看。
平静的躯壳永远是你蕞大的保护,尽管内心的自己早已崩溃痛哭。
2.愤怒的对象永远是自己
从来不会对他人愤怒,却总对自己不满,总觉得自己无能,没有把话说好,没有把事情做对。
内心仿佛有个严苛的“审判者”,对自己一天的言行举止细细审视,一旦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便反复的攻击自己,厌恶自己。
在“审判”之后,又对自己进行“执法”,惩罚自己不快乐。
3.情绪总是在波动,却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
上一秒狂喜,但下一秒可能变得悲伤忧郁,却又不知为何。
轻微的举动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别人的一个动作、眼神、言语便会让自己感到极其沮丧、难过,然后又在内心反复地批判自己。
情绪无法自控,大起大落让人迷茫困惑,也不知该如何保持平静,让人无力又无助。
4.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只会蜷缩起来自己给自己舔伤口
从不表达自己想要的,也不会在任何人面前落泪,受伤了就自己躲起来,只会自己默默承受、消化那些让自己破碎的、如坠深渊的时刻。
5.在关系中总是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
渴望亲密,但恐惧暴露脆弱的自己,害怕真实的自己会让人离开你。
于是你一边希望有人能看到真正的你,一边又不断推开那些试图走进你的人。
6.害怕与人起冲突
冲突会激发起你足以淹没掉自己的自责自罪感,感觉自己丢脸、羞耻、不配为人。极力避免的你会选择去讨好、顺从别人,压抑真实的自己。
7.高度的防御
一旦要发生激烈情绪冲突,整个人就像脱离现实世界、灵魂出窍一般,身体不再能感受到现实,将自身所有的情绪情感隔离在外,以确保自己不会遭受到痛苦。
8.经常感到空虚和麻木,不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又需要什么。
内在与外在的激烈冲突、矛盾,让你感觉自己是不真实的,与他人建立的关系是不真实的,内心极度的空虚。
而内心的真正的自我在这样的冲突矛盾中支离破碎,拼凑不出完整的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9.总是当一个旁观者,不让任何人参与自己的世界,也不参与别人的世界
平时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说笑,其实没有哪个朋友真正走近自己的心,抑或真正看到自己的情绪。
害怕自我暴露,也不习惯情感上的亲近,只想带着面具与人交往,永远别跨过那个亲密的界限。
10.当对他人失望时,立刻结束关系
在关系中受挫时,比起去寻求方法、尝试维护这段关系,你会选择立刻撤退,结束关系。
就像一只被碰到就会立刻缩回壳中的蜗牛,退回厚厚的壳里来保护自己,但同时也回避了关系,回避了问题解决的可能。
11.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事情在你看来不是A就是B,伴侣与你起冲突了就是不爱自己了,朋友没回消息就是对你不耐烦了,上司说的工作问题就是在指责、全盘否定自己。
极端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情绪也处于在两端,不是亢奋就是抑郁,让自己心累。
12.坚信自己是不值得被爱
即便身处好的关系,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并且不断地去推开爱自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安静型BPD可能表现得平静如常人,让人觉得成熟、理智,甚至过度的冷静让人觉得冷漠,难以接近、相处。
但ta们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并不亚于其他类型的BPD,当他们面临被抛弃的情景时,内心依然会崩溃,对抛弃的强烈恐惧、多变的情绪、焦虑、暴怒、孤独……等情绪障碍依旧在他们的内心上演。
但他们对于自己又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好是坏,认定了向外部寻求联结是无意义的,甚至是会带来更多的伤害,所以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深处,却会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自己身上。
无法“爆发”或许是因为他们内在强烈的控制欲望。
学者Lynch博士提出了缺乏控制/控制过强的理论模型来尝试解释BPD,他提出,一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并不是缺乏控制力,而是控制力过强。
害怕失控,所以给自己施加各种规则,束缚住自己;所以要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在内心审视自己,挑剔自己;
所以极力避免所有会失控的可能,只进行必要的社会活动,而无法与朋友随心的闲聊。害怕与人联结带来的不可控,所以不自觉地与人保持距离,减少亲密。
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与人产生深刻联结的可能,失去了让别人了解真实自己的可能,失去了在痛苦时得到帮助的可能。
此外,这种高控制也是在他们的成长经历发展出来的心理机制。
在他们早年的童年经历中,过于严苛严厉的父母,不断地打压、贬低,或者是施加压力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并且这样的强势严苛的父母会被他们内化,形成了内心的“审判者”,即便已经离开父母,也在内心不断地鞭打着他。
并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不被鼓励表达出让他们感受不好或负面的感觉,反而被要求隐藏,或是被忽视。所以,隐藏起自己的痛苦是他们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的自我保护。
外表的平静掩盖着的是内在激烈的撕扯。很多时候,他们会被外界误认为是一个健康的人,也难以将他们与BPD联想在一起。
他们无师自通地,在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在童年的阴影下,自发地学会了适应社会,适应社会规则。但实际的内核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蕞后,想对他们说:
或许早年的经历让你相信,只有隐藏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存。
但也请你相信,现在的你与过去的你早已不同,你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那些痛苦,去让自己真正的成长。
如果你愿意迈出D一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重获生活的乐趣,学习建立深度的联结,重新在关系中体验到安全和信任,那么你不仅能让心灵得以疗愈,创伤得以愈合,还能让自我得以茁壮成长。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