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你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正在慢慢消磨孩子的独立意识-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亲子教育:你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正在慢慢消磨孩子的独立意识

发布时间:2022-09-16

  临近开学,亲戚群里的各位妈妈们纷纷表示终于可以把孩子送走,自己终于可以自由了。而有位妈妈有点不同。表姑的孩子今年要上大学了,对于孩子的生活,她很是担忧。

  “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大学,没了父母的照顾,能生活好嘛?”,虽然其他亲戚都宽慰她,说孩子这么大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可能会照顾不好自己呢?但表姑还是忧心忡忡,担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表姑家是自己做生意的,经济情况很不错。她与丈夫一开始共同经营,后来有了孩子后,就全职在家带孩子了。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家里的所有资源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表姑也是全天候围着孩子转。孩子也习惯了妈妈的照顾,很依赖妈妈。表姑说,就起床这一件事情她家孩子都搞不定。上学期间,每天早上都需要让妈妈来叫自己起床,要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早起,则要妈妈隔几分钟就来催,直到必须起床的时间。表姑也觉得这样很烦,有试过一次让他自己设闹钟,不去叫他。结果他就睡过了头,在家里大哭大闹,责问妈妈怎么没有去叫他起床,现在迟到了都怪妈妈。之后,表姑也不敢这样做了。

  有一次,去表姑家做客。在饭桌上,孩子只顾看手机,要吃什么饭菜都需要表姑夹到他的碗里。表姑说要是不帮他夹,孩子可以只吃白米饭,什么菜都不会去夹。平时吃饭也是这样,需要表姑去给他夹菜添饭。生活中其他事情也都需要表姑帮他,剪个指甲要找妈妈,穿什么衣服要问妈妈,连口渴要喝水都要找妈妈。“真的很烦,什么都要找妈妈!但不给他做又不行。唉,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独立呢……”表姑叹气道。

  表姑的担忧,也是很多父母的担忧。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很依赖父母,这让父母很担心,孩子年龄一天一天在长,但依旧是那个离不开父母的小孩,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孩子独立一点。

  独立的孩子,会主动思考、积极面对并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也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但要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其实是需要父母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去一步步引导的,而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提高。

  而一个依赖父母的孩子,也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形成的。父母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几话,其实会慢慢消磨掉孩子的独立意识。

  01 生活中常说:“你不会,让我来”

  表姑家的孩子上了高中后,平时都是寄宿,周末时回家。而每次周末,孩子都会带一行李箱的脏衣服回来让表姑洗,表姑还会半个月去给他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问她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做呢?她说:孩子不会,从小都没做过,怎么可能会搞卫生,肯定要我自己来。

  虽然表姑总想要孩子独立,但她在生活中,却常常去否定孩子的能力。当其他亲戚让表姑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时,表姑总说孩子不会。不会自己夹菜、不会自己剪指甲、不会自己搭配衣服、不会自己打扫卫生……孩子样样都不会,样样都需要自己来。

  但孩子是真的不会吗?其实不是的,而是大人不放心让孩子做。

  表姑的孩子一开始上高中时,也有尝试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卫生。但表姑觉得孩子衣服洗得也不干净,宿舍也打扫得乱七八糟的,看了净摇头;孩子看妈妈的态度,也就让给妈妈去做了。

  大人的否定,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久而久之,孩子也给自己打上了“不会”的标签,也就不再尝试自己动手,都让父母来。

  这种否定,常常是孩子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的。

  3-5岁的孩子,是孩子开始独自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独立能力的时期。这时候,其实是需要家长给予孩子空间,多跟孩子说“你来试试看”。而现实中,很多家长跟孩子说得蕞多的,是“你不会,让我来”。

  孩子扫了地,说孩子扫得不干净;孩子想洗碗,担心孩子会摔了碗,割到手;孩子想自己洗衣服,又担心孩子洗不干净……

  成长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孩子一开始确实会做不好,但失败了也是他们成长的机会,他们可以从做不好的后果中吸取教训。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孩子便逐渐摸索出了方法,生活的能力也就慢慢发展出来了。而这需要父母多说“试试看”,少说“你不会”。

  02 拿主意时常说:“这个不行,听我的”

  一个独立的人,会有独立的思想,会有自己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有主见。

  现代很多年轻人都在说自己很迷茫,在需要抉择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除了时代的原因外,很大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所以当进入到社会后,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而没能自己拿主意,往往是因为常常在自己做决定时,总被父母说“这个不行,听我的”。

  在去表姑家吃饭那一次,表姑在做饭前跑去问了孩子想要吃什么,孩子头也没抬,一直看手机,说了句“不知道,随便。”

  表姑说:“别不知道呀,你说嘛,妈妈要是不会做可以去买。”

  孩子一听,来了精神,头也抬起来了:“真的吗!那我可说啦”

  表姑说:“说吧说吧”

  孩子说:“那吃酸菜鱼吧,好久没吃了,也不难弄。”

  表姑丈插嘴了:“什么酸菜鱼,酸酸辣辣的,一点都不健康!不如蒸条鱼吃,新鲜也健康。”

  表姑说:“有道理。确实酸菜鱼下调味料太多了,是会不健康。那就蒸鱼吧,行不?”

  孩子没说啥,又低头看手机去了。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父母虽然有意识地让孩子做出选择,又下意识地否定他的决定。有脾气的孩子还会回怼父母“既然这样,干嘛还要来问我!”,而大部分的孩子会像表姑的孩子一样,没有任何表示。因为他们知道,就算说出来了也没用,父母只会一直否定,从来不会真正听自己的意见。因为自己的决定很少被执行过,也没能体验到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渐渐地,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失去了信心,没了自己的主见,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周国平说:“要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必须现在就鼓励她不盲从父母。”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一些小事中去体会自己选择和决策的感觉,常对孩子说“这件事,听你自己的”。慢慢地,孩子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可控感,对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即使长大后面对人生中重要的抉择,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做出合适的选择。

  但有些父母也会说:“那孩子说的那个明显不行嘛,难道做父母的要眼睁着看孩子撞南墙吗!肯定要把孩子拽回来的啊”

  的确,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确实会总出一些冲动的决定,一些会伤害到自己的决定。出于爱和保护,父母都会拦住孩子,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也确实可以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少受点伤害。

  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替孩子做决定了,而孩子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个决定不行,只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被接受。一直被否定之后便不会再表达,也丢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反,如果父母仅仅是在孩子做决定时,告诉孩子如果这么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让孩子自己去权衡利弊,选择的权利依旧是在孩子手中。而孩子也有了自己思考的机会,即使后面真的碰了壁,不也是一次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吗?知道了哪个方向会走弯路,才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而孩子在成长中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而且,一个从小就有自己主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能在人生大事上做出多么荒唐的决定吗?

  一个独立的人,不仅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有独立的思想。这些都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出来的。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早期有远见地放手,锻炼孩子生活的能力,也不怕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不完美的。要知道,童年时代走的弯路,代价是蕞小的。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宋倩:多少中国式父母的小欢喜,毁在了控制欲里

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无条件接纳到底是什么鬼?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青少年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

普通人的烦恼: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你会如何拒绝你的孩子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