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咨询热线:
020-34385911
020-34371477
微信预约:
13316087099
发布时间:2019-01-06
心理咨询导读:婚外情对一个家庭的影响,不仅仅对夫妻本身,也会给年幼的孩子带来冲击。分裂的爱与恨,埋藏在小小的心灵里,不曾被看见,也不曾被修复。今天为大家展示一例儿童心理咨询个案,我们将跟随心理咨询师一起看看父母婚外情后,年幼孩子内心的爱与恨如何呈现,又是如何被疗愈的。
(出于心理咨询保密原则,来访者相关个人信息已进行修改处理。)
小丽莎,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由妈妈带过来进行儿童心理咨询。妈妈离异,原因是丈夫出轨,夫妻折腾了两年多,选择离婚。离婚后妈妈经过一年婚姻心理咨询的调整,刚走出阴影,跟前夫关系改善。妈妈这时突然意识到女儿可能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产生心理阴影,担忧孩子的心理健康,故带孩子接受心理疏导。
小丽莎的生活现状:离异后,小丽莎跟妈妈生活,爸爸每周带小丽莎出去玩一天,但因夫妻之间有怨恨,爸爸有时能见到小丽莎,有时见不到。
小丽莎的社会功能正常,学习优琇,深受老师喜欢。但妈妈觉得女儿性格不够好,虽然跟同学相处无矛盾,但亲密的朋友不多;而且,不听话,经常跟妈妈对抗、闹情绪,有时逼得妈妈很抓狂,甚至忍不住会打骂女儿。而事后,妈妈又很自责、内疚,但真的不知道如何与女儿相处,爱她又受不了她。
妈妈顺产,由于产后奶水不足,又不懂带孩子,还要忙着工作,于是在小丽莎一岁时便把她送去早托机构。此后,虽然小丽莎一直跟父母生活,但母女关系并不好,妈妈觉得小丽莎很难带。早期的分离,也让小丽莎形成矛盾型依恋关系,爱与恨、好与坏比较分裂。(在下文,我们将继续讲到这块,并看到这种心理状态对小丽莎在亲密关系中的影响。)
小丽莎很喜欢沙盘游戏,咨询师告知设置后,她立马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摆自己的沙世界。她的沙盘很满很满,感觉里面的东西要溢出来了,沙具与沙具之间不能有一点缝隙,似乎希望把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塞进去。
这个孩子给咨询师的感觉是她的内心很害怕“空”的感觉!妈妈也反映小丽莎整个房间都塞满了玩具,而且她看见了喜欢的玩具,就要立马买回家,每次都要买很多,父母用了很多方法都改不了她这个习惯。
这种塞满的感觉一直持续了10次,小丽莎的沙盘开始有些界限,出现了秩序和空间,有些东西这次她想放进去,但会跟自己说“我下次要用那个(某个沙具)做一个XX世界”。开始能够延迟满足。
这里也有个小插曲:某次沙盘时,小丽莎发现自己很喜欢的一个沙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一角,非常生气,说自己再也不会用那个沙具了。虽然这次她依旧完成沙盘,但在走的时候故意把一切弄乱。下一次咨询前,她跟妈妈抱怨说不想来,觉得不好玩。咨询师与妈妈沟通后,妈妈继续带小丽莎过来咨询。
在咨询中,咨询师与小丽莎讨论了她这种不想来的感觉,原来小丽莎觉得咨询师应该知道她特别喜欢那个沙具,应该帮她好好保护起来的,但咨询师没有做到,她很失望,生咨询师的气。
她把恨投射在咨询师身上,临走时故意把一切弄乱,其实潜意识是想惩罚咨询师,让咨询师“收拾烂摊子”。她的恨很强烈,咨询师在她心中变成了一个很坏很黑的客体,这种惩罚在后面3次咨询中持续存在。然后,她发现咨询师还是如常对待她,并没有“报复”她,也没有“抛弃”她,她才稍微稳定下来。
她会在咨询中考验咨询师,多次问道“你记得我上次拿了一个XX吗?”, “你记得我刚来第三次玩了一个XX世界吗?”当她发现咨询师记得,她会安心下来。咨询师继续诠释小丽莎是想咨询师不要忘记她,希望自己没有来咨询时,她也存在咨询师的心里。(因为当她觉得咨询师忘记她了,她就很害怕,觉得自己不存在了。这是早期分离时所产生的恐怖幻想的一种呈现。)
当咨询师在她的心中慢慢又变成“好的客体”时,她才停止恨咨询师,停止留乱摊子给咨询师的行为,沙盘稳定下来了。
此后,沙盘变得深入,开始呈现她与父母的关系。
D一阶段,她喜欢爸爸,恨妈妈,觉得妈妈不好:妈妈脾气不好,经常跟爸爸吵架,才导致爸爸要离开;觉得妈妈没有能力留住爸爸,且妈妈还不愿意改变,对妈妈产生怨恨。虽然外在现实是妈妈对她更照顾,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她的学习和日常照顾上,爸爸几乎不管她,但在小丽莎的内心里:爱的部分,投注在爸爸身上,恨的部分投射在妈妈身上,因此,爸爸就是好的,妈妈就是坏的。内心的感觉,让她不愿听妈妈的话,甚至嫌弃、对抗妈妈,妈妈怎么做都让她不满意。
第二阶段,对妈妈的恨由激烈变得平和,能看到妈妈好的部分,比如妈妈照顾自己不容易,妈妈脾气好了一些,妈妈不打自己了,妈妈给了自己自由,妈妈变得漂亮了等等。沙盘更多是围绕她与妈妈两个人的关系进行,爸爸的形象“出差了”,未出现在她的沙盘里。
第三阶段,对妈妈的爱增加,把恨更多投射到爸爸身上,觉得爸爸不应该爱上第三者,不应该抛弃妈妈和自己,觉得爸爸不可理喻、鬼迷心窍,在沙盘中幻想着“埋葬”爸爸,幻想着爸爸出意外。她对爸爸的恨很强烈,甚至想在心理层面杀死爸爸,但又有强烈的内疚感,蕞后又会让爸爸“复活”。下一次沙盘中再次杀死,再次复活。
这个主题,持续了6次。在现实中她有一个月的时间不愿见到爸爸,不愿接受爸爸的礼物,不愿意跟爸爸出去玩,觉得爸爸对自己的好是在讨好自己。
第四阶段,她虽然恨爸爸,但恨的浓度下降,不再那么强烈,对爸爸也有了爱,爸爸的形象变好了,但她对爸爸的第三者充满了怨恨,在沙盘室内多次表达想杀死第三者,并模拟各种杀死第三者的方式,比较血腥和暴力。
即使这样,也无法让她内心的恨得到化解。此后的8次咨询中一直围绕着此主题,程度前所未有的强烈,咨询师一度感觉她好像要一直恨下去,“此恨绵绵无绝期”,完全被内心的恨淹没了,甚至不惜毁掉她自己的生活。
妈妈反映她对爸爸的态度改变了,开始接受爸爸的礼物,愿意跟爸爸一起出去玩,但在咨询中小丽莎表示这是对爸爸的“报复”,故意花爸爸的钱。其实此时她的内心对爸爸已经有爱,但同时有恨,恨让她不敢承认自己对爸爸的爱与需要,“那么坏的一个人,我怎么能爱他呢?”
对妈妈开始有些体贴和依赖,愿意躺在妈妈腿上,妈妈感觉母女关系变好。
第五阶段,慢慢地她在沙盘中意识到对第三者的恨已经占据了她全部的内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开始在沙盘中把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之前对第三者的恨占据咨询中30分钟,慢慢变为20 分钟、10分钟。她无法原谅第三者,更无法去爱第三者,但慢慢可以做到承受部分的恨,不让太强烈的恨毁灭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第六阶段,在沙盘中,她的爱与恨出现在她的自我像中,里面有一个很美好的她,也有一个喜欢搞破坏、很糟糕、经常被批评的同学。这个同学其实也是她内在的一部分,是她坏的、不好的一部分,而那个美好的她,是她内在好的、满意的一部分。
小丽莎的咨询依旧在继续,前期50次的咨询,这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呈现她内心世界分裂的爱与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内心不断地成长与进步,以及她内心爱与恨的慢慢整合。未来,随着咨询的深入,相信她会越来越好,会更有能力与爸妈良好相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本文为徐文娇老师原创案例,个案相关信息已做修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篡改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推荐: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